hi-fi音响用什么功放ic 高保真还原 手机Hi-Fi芯片是噱头还是干货

小编 2025-05-02 产品展示 23 0

高保真还原 手机Hi-Fi芯片是噱头还是干货

手机Hi-Fi的学问很多,小编今天着重和大伙聊聊Hi-Fi芯片的那些事。还记得当年vivo X1将解决SRC问题的CS8422和DAC解码芯片CS4398塞进去手机之后,引起了业界轰动,从此,手机Hi-Fi热潮正式被掀起。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沉浸在苹果的音质上,一个劲地说iPhone好,Hi-Fi手机没用。之后vivo Xplay用OPA2604这颗运放/功放芯片,让vivo手机再一次成为Hi-Fi手机的象征,同时也引起了疑问,在手机中塞下需要单独供电的独立运放/功放芯片有用吗,会不会得不偿失?

漠视众人的怀疑眼光,vivo锲而不舍地在vivo X3上玩起了Hi-Fi,用上了ES9018K2M解码芯片,同时为其配备了MAX97220耳放芯片。vivo Xplay3S更将ES9018K2M和OPA2604完美地搭配在一起。但是业界支持和仿效的声音依然微薄,此时乃2013年底。

2014年第四季度,vivo Xplay系列已经接近一年没有更新产品线,正当不少支持手机Hi-Fi的消费者开始动摇之际,魅族宣布正式回归音乐,魅族MX4 Pro也用上了Hi-Fi芯片,延续了vivo Xplay3S上的ES9018K2M DAC,还把运放/功放从OPA2604升级到OPA1612,用行动支持手机Hi-Fi,同时也标志着vivo不再孤军作战。

无独有偶,魅族宣布自家的Retina Sound体系不久,vivo卷土重来,vivo X5Max在保持极致轻薄的前提下,用上了Hi-Fi 2.0架构,继承了ES9018K2M DAC,还把运放/功放系统升级为前后两级,引入ES9601和OPA1612双运放/功放芯片,除了听觉享受,在录音方面引入了雅马哈YSS205X-CZE2数字环绕声信号处理芯片,实时耳返功能打造随身KTV。

2015年初,小米Note正式加入Hi-Fi手机阵营,ES9018K2M依然没有缺席,前后级功放芯片更换成ADA4896和OPA1612的组合,同时用独立双时钟晶振解决SRC问题。顶配版更将ES9018K2M更换成了SABRE9018C2M,让Hi-Fi芯片性能保持不变情况下体积变得更小。

2015年,金立S7,乐视超级手机,nubia Z9,魅族PRO 5不约而同地加入了Hi-Fi芯片,直到最近发布的联想乐檬X3和vivo X6、vivo X6Plus,还在更换Hi-Fi芯片组合,寻求更多更好的Hi-Fi方案。

如今,还有很多消费者对手机是否需要添加Hi-Fi芯片抱着怀疑态度,这也是本文需要和各位读者探究的问题,就让我们从声音的传播原理开始,然后再聊一下那些Hi-Fi芯片分别作用于声音传播的哪些环节,看看是否真的能够让手机Hi-Fi起来。

Hi-Fi和声学

Hi-Fi和声学

Hi-Fi和家庭影音系统其实并不是指同一样事情,相反,他们是相对的,Hi-Fi全称是High-Fidelity,意思为“高保真”,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Hi-Fi是指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而家庭影音系统的组成,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包括:影碟机、调谐机、电唱机、均衡器、效果器、卡拉OK机、调音台、功放前级和功放。从定义来看,Hi-Fi和家庭影音系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前者讲求“高保真”,需要准确还原每一件乐器的声音和位置。而家庭影音系统则讲求震撼和排山倒海的视听效果,只要能够感受到炮火在不同方位爆炸,直升飞机在你头顶盘旋,仿佛身临其境即可,必要时还能够加入音效进行修饰。或者使用音效工具将声音的音调、频率、振幅等指标调得面目全非,和Hi-Fi追求的“准确”有很大区别。

搞清楚了两者区别,今天我们的定调也就清晰了,本文介绍的是Hi-Fi芯片和Hi-Fi系统,而不是家庭影院系统,所以在下文主要还是讲述Hi-Fi芯片如何让智能手机的Hi-Fi系统变得更加“高保真”。

每一块Hi-Fi芯片加入Hi-Fi系统中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有其自身的作用,不过要了解这些Hi-Fi芯片的作用,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原理和Hi-Fi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先回顾一下物理课知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长度、电流、电压等,模拟信号在一定时间内有无限个不同的取值,表现在图表上一般就是连续而平滑的曲线。

相应地,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信号,举个最简单例子,由于数字信号只有两种状态,1和0,以电压为例,我们假设“1”是高电平,“0”是低电平,同时以5V为分界线,高于5V为高电平,低于或者等于5V为低电平,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两种状态去描述不断变化的电压。聪明的伙伴应该意识到,数字信号并不是记录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而是在一定时间间隔,通过采样来记录相关物理量,所以最终在图表上显示的图案并不是一段曲线,而是棱角分明的类似柱形图的形状。注意,电压这种物理量既能够用模拟信号表示,也能够用数字信号表示。

声音的传播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声波变成电信号,将电信号从模拟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转变为数字信号,再放在信道(可以看作是声音的传播通道,类比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进行传播,抵达接收端的时候,再将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最终将电信号还原为声波。为什么不直接用模拟信号进行传播呢?很简单,还是电压这个例子,3.5V和4V对于模拟信号来说区别很大,如果直接用模拟信号传播的话,在复杂多变的信道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让3.5V电压值畸变成4V,数据无效,需要重传数据。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传播的话,即使遇到干扰和噪声,让3.5V电压值变成了4V,根据上文提及的数字信号的特征,我们假定了在5V以下,3.5V和4V都属于低电平,也就是“0”这种状态,所以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即使被干扰也只会出现“0”这种信号,最终抵达接收端的时候,通过解码程序就能够准确无误将“0”这种数字信号状态还原成“3.5V”这个模拟信号物理量。请看下图:

声音的传播过程

最左边的红色字体标示了四个关键设备:输入设备(麦克风/录音机)、前端(播放器/手机)、后端(耳放/运放/功放)、输出设备(耳机/音箱),这些也是声音能否真实还原的关键,也就是“高保真”的关键。

接着我们再看上图最右边的区域,首先我们先聊聊录音部分,一段声音首先必须通过输入设备的“高保真”记录之后,才能够在最终回放环节获得原汁原味的重现。这也是声音转变成电信号之后,再由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重要环节,在手机Hi-Fi体系中我们用ADC这种芯片进行把关,例如vivo Xshot中采用TI的TLV320ADC。而ADC芯片的作用,其实就是负责在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时候,尽量提高采样率,同时减少压缩率。

输入设备

采样率分为采样速度和量化位数,不懂?192kHz/24bit有印象吧?这年头不要说索尼、魅族和vivo,连小米、nubia、联想等不是音乐播放器起家的厂商也在追求这项参数。192kHz指的是采样速度,24bit指的是量化位数。由于采样速度和量化位数的内容牵扯到很多音频知识,但是它们不是今天的主题,所以请各位读者姑且记住,这对数值越大越好,也就是192kHz/24bit相比以前的44.1kHz/16bit(CD标准)采样率要好。

提高采样率的同时,我们需要减少压缩率,也就是和MP3格式之类的高压缩音频文件说再见。还记得以前没有出现192kHz/24bit的所谓“高保真”音频文件的时候,我们买CD听的时候也会觉得CD的音质很好。而上文提过,CD标准的采样率只是44.1kHz/16bit,为什么相比如今那么多所谓采用192kHz/24bit采样率的音源文件(MP3格式),音质上好上不少,这就是压缩率的原因。

MP3、OGG格式的音频文件经过压缩之后,把很多细节阉割掉,音质差了不少。采用这种有损压缩格式进行存储音乐文件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采用了高采样率采样的音频文件体积庞大,不便于后期存储和移植到其它地方分享、传播。而CD标准的压缩率普遍不高,所以即使采用率不高,但是依然能够拥有很好的音质。

像MP3、OGG这类依靠丢失细节和损害音质,从而大幅度压缩文件大小的音频格式,我们称为有损压缩。另一种相对的压缩方式就是无损压缩。常见的无损压缩格式有FLAC、WAV、DSD、APE,这几种格式压缩率不高,很好地还原了音频文件的细节,缺点就是生成的文件体积比较大。

解释了ADC职能,接下来我们看看前端。前端的作用就是把刚刚录制好的声音片段(已经变成了数字信号),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调用的方式进行解压缩和解码。既然有了将模拟信号编码成数字信号,之后进行了压缩的步骤(录音),根据对称性,肯定有解压缩,并且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的步骤(回放声音)。

前端

关于解压和解码,以本文的重点——智能手机为例,回放音乐时候,我们首先打开音乐播放器,这时候音乐播放器就会有两种选择,要么调用专门的DSP芯片(例如Cirrus Logic的CS4398)对音频文件进行解压缩和解码(俗称硬解),要么就推给万能的CPU进行处理(俗称软解)。CPU日常工作本身就很多,再扔给它处理音频解压和解码无疑增加了CPU的运算压力,不要以为如今的CPU已经拥有8核心,上了64位架构运算能力就很了不起,音频文件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更别提有时候CPU还要兼顾处理4K视频等庞大的信息量。所以为了减轻处理器的工作压力,手机厂商在硬件层面上引入一些芯片分担处理器运算压力,除了本文提及的DSP(DAC、ADC等),最常见的例子还有苹果和华为如今大肆宣传的协处理器。

言归正传,专职负责音频解压和解码工作的DSP芯片,常见的有CS4398和ES9018K2M。当然,在解压音频文件的过程中,手机厂商特别喜欢加入“音效混响”来优化音质的表现。加入不同的音效进行优化,都会让最终的音频文件在回放时候走向两种不同的结果。结合百度百科的资料和小编的理解,业界喜欢将能够提高“Hi-Fi”音质的音效称为“还原性音效”,而将能够让音质变得更加符合用户个人喜好的音效称为“修饰性音效”。前者的调音结果很好理解,就是将解压后的音频文件尽量弥补、修复、还原,调整到和录音时候无异,后者的调音结果则是千差万别,极端情况下,还能够让一首充满喜感的曲目变成哀乐,街边商铺经常播放的那些disco版本的伤感歌曲其实可以通过修饰性音效获得。

“还原性音效”的代表就是Dirac、Beats、BBE,“修饰性音效”的代表就是SRS。小编发现了一个规律,在手机上的SRS、调调、MaxxAudio中的MAXXEQ工具都提供了很多对音频文件进行调整的选项,人声强化、弱化背景、摇滚音效、电子风、爵士味等多种选项的组合就能够将一首曲目改得面目全非。相反,所谓的BBE和Beats音效,在vivo和HTC的手机上只有区区一个简单的开关,让用户选择是否开启。大概这就是“还原性音效”和“修饰性音效”的区别吧,一个一切从简,另一个包罗万象。

解压完毕,接下来就进入解码阶段,依然是CS4398等DAC芯片的职能,将离散型的脉冲电流(数字信号)变成喇叭能够识别的交流电信号(模拟信号)。

注意,以下这部分内容比较偏向学术性,所以不是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适当跳过这部分的内容。(对应下图的蓝色字部分)

后端和输出设备

DAC解码之后,由数字信号(脉冲电流)还原得到的模拟信号(交流电),信号一般都比较弱,手机厂商为了让这种交流电能够更好地推动耳机和喇叭工作,通常都会加入耳放/功放/运放芯片,放大模拟信号,增加交流电的电流强度,推动阻抗更高的耳机/喇叭,或者驱动灵敏度更低的耳机/喇叭。这部分的职能由OPA2604等运放/功放芯片和MAX97220等耳放芯片负责。

模拟信号经过耳放/功放/运放的放大后可以输出到输出设备(喇叭)上了。耳机和音箱的主要元件就是喇叭,所以接下来我们看看喇叭的工作原理,请看下图:

喇叭构造结构

从上图很好地看到整个音箱喇叭的构造结构,电信号主要就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驱动磁体、盆架、纸盘三个部分,最终让电信号转化为声音,还原到人耳,这部分内容由于和Hi-Fi芯片关系不大,所以请各位读者有选择性地看看就好。当放大后的交流电通过喇叭上一圈一圈的线圈,根据“安培定则”的原理,通电线圈附近就会产生磁场,同时,根据“安培力”的定义: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的时候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左手定则”进行判断。在喇叭这个例子中,“安培力”方向会不断变化,主要是因为通电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会随着交流电方向不断变化,从而时刻改变“安培力”的方向。

另外,喇叭上固定的磁铁也会产生磁场,磁场方向是恒定的,这就会和上述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削弱和增强这种“安培力”的效果。具体的两种情况请看下图:

两个磁场方向相同

两个磁场方向相反

两个磁场相互作用下的“安培力”最终就会推动线圈在两个相反的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在线圈的纸盘震动,纸盘震动从而让附近的空气不断经历压缩和膨胀两个过程,最终形成声波,简简单单的喇叭原理,牵扯到电学、力学和声学三门物理学知识。

了解了声音的传播原理和Hi-Fi芯片分别作用于声音传播的哪些环节,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

1、输入阶段:ADC,例如TI TLV320ADC

2、解码阶段:DAC,例如Cirrus Logic CS4398

3、输出前放大信号阶段:运放/功放/耳放,例如OPA2604

和Hi-Fi芯片有关的基本术语

和Hi-Fi芯片有关的基本术语

(谐波)失真 :简单来说就是,实际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有各种谐波造成的失真及由器件内或外部造成的噪声,这个值一般在0.00n%~10%之间(n=1~9)。

互调失真 :和“谐波失真”类似,也是采用百分比来表示,数值越小越好。上面的(谐波)失真是指单频率下,所产生的干扰,而互调失真则是两个频率下所产生的谐波干扰,这种组合又能够互相叠加(和、差两种运算),形成更多的谐波干扰。

噪声 :和“失真”有一定相似,都是原输出音频信号没有的东西,属于干扰听感和音质的事物,“失真”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噪声”则是不可预见和突发的。

信噪比/讯噪比 :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和噪声的比例,采用dB做单位,数值越大,还原的声音越清晰,没有乱七八糟的杂音。在本文中用于表征手机中输出的音频信号对底噪和外界干扰信号的抵御能力。

动态范围 :这个参数是指手机的最大信号和最小信号之间的幅度差,最大信号就是指音频重放时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最小信号则是手机不播放音乐时系统噪声(底噪)输出功率。单位dB,数值越大越好。

声音分离度 :简单来说就是左声道和右声道输出声音之间的隔离度,如果分离度不够,左右声道产生串扰,不仅无法形成立体声效果,连声音基本的清晰度也会大打折扣。这就好比3D眼镜如果设计得不合理,观看电影时经常出现“重影”现象,让人无法观看。

频率响应 :以恒定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系统相连时,扬声器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产生变化的现象。用来描述音频设备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处理能力的差异。针对手机而言,主要强调其对任何频率的信号都能够保持稳定的放大率,并且对于相应的负载具有同等的驱动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RMAA波形图中应该近似地接近一条直线。

共模抑制比 :在本文主要是针对Hi-Fi芯片中的运放/功放芯片(例如OPA1612)而言,类似“信噪比”,也是一种比值。不过这种比值的分子和分母比较难理解,分别是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d)和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即CMRR=|Aud/Auc|。我们姑且记住结论,CMRR(共模抑制比)越大,运放/功放芯片的放大性能越好。回到手机界,魅族MX4 Pro第一次采用OPA1612替代OPA2604的时候,宣传过这个参数。

来自魅族官网(CMRR介绍)

增益 :要解释“推力”这个重要术语之前,我们必须介绍一下什么是“增益”?根据声音传播和发声原理,要让智能手机中发声单元发声,我们需要通电,让电流克服电路电阻做功,经过一系列的电磁效应之后,驱动喇叭振动发声。通过控制电位器(手机机身的音量加减键)可以调整通电时候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手机的音量。通过按下“音量+”键来提高音量输出,按下“音量-”键来减少音量输出。

另外,众所周知,部分Hi-Fi手机内部有耳放或者运放/功放芯片,这些芯片主要作用就是放大输出信号。结合上面的音量键(电位器)知识来解释什么是“增益”。“增益”就是表示每当按下音量+(音量-)键时候,系统内部的耳放/运放/功放芯片能够将原输出信号相比放大前增加(减少)多少倍,可以近似看成是一种比值,增益的单位一般用“dB”表示。

假设不用运放/功放芯片,按一下“音量+”键增加了5dB的响度,采用运放/功放芯片放大信号输出之后,按一下“音量+”键增加了10dB的响度。再将响度换算为功率P,代入“增益”的计算公式(小编不敢写,怕读者关闭浏览器)上,即可求得按一下“音量+”键获得的“增益”是多少?

如何得到“增益”数值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编不禁想起了魅族MX4 Pro中提供了“Hi-Fi Sound”的几种输出模式,碰巧就是用“增益”划分的,最具代表性的低增益模式和高增益模式。

魅族“Hi-Fi Sound”设置选项

举个例子,小编手上有两条耳机,根据阻抗和灵敏度的不同,分别适配上述两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几种不同的Hi-Fi Sound模式

看完了上图我们就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增益”是什么。低增益模式明显是用来推“高灵敏低阻抗”这种俗称“容易推”的耳机,而高增益模式则是用来推“低灵敏高阻抗”这种俗称“比较难推”的耳机,说明“推力”和“增益”有关。

推力 :了解了“增益”之后,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推力”和“增益”的关系。还是上面魅族MX4 Pro例子,系统中选择“线路输出”模式,接外置功放/声卡和监听音箱,当音箱响度达到相同分贝的时候,两台手机相比(假设和魅族PRO 5相比),哪台手机需要的增益越大,证明该手机的推力越小,相反,则越大。增益和推力一般成反比关系。简而言之,“推力大”表示通过尽可能少的增益,就能够输出用户需要的响度的一种能力。

解析力 :这也是Hi-Fi发烧友认为最难解释清楚的术语之一,Hi-Fi领域所谓的解析力受多个因素综合影响,失真、底噪、采样率、压缩率等指标都能够影响解析力,是一个综合指标。正如手机摄像头的解析力,不仅和摄像头像素有关,而且还和光学镜头/镜片质素、传感器尺寸大小、单位像素面积、对焦速度、防抖表现等参数有关。小编觉得,高解析力的手机,最基本应该做到将声场准确还原,能够清晰听到每一样乐器分别在自己的哪些方位发出声音,此乃其一。另外,将音频文件细节交代得一清二楚的同时,应该很有层级感,所谓层次感就是一堆乐器同时演奏,手机能够分清主次进行表达,让我们分清楚哪些是主要乐器,例如大提琴、钢琴,哪些是次要乐器,例如三角铁、鼓。

各家芯片厂商的代表作

各家芯片厂商的代表作

了解了发声原理,普及了音频专业术语之后,接下来我们开始聊聊那些Hi-Fi芯片。下图是小编总结了市面上智能手机搭载的一些主流Hi-Fi芯片。

主流手机Hi-Fi芯片

如图所示,TI和ESS两家厂商不仅仅生产单一环节的Hi-Fi芯片,例如ESS,除了生产解压和解码环节的DAC芯片,还生产放大信号环节的运放/功放芯片。接下来,小编按照厂商顺序分别聊聊上述的一些Hi-Fi芯片。PS:下面的芯片参数全部来自芯片厂商或者手机厂商公布在官方网站的数据。

Wolfson/欧胜

2014年5月,Wolfson/欧胜正式宣布被最大竞争对手Cirrus Logic收购,同年8月,收购完成。如今,在Cirrus Logic的芯片官网,已经能够看到Wolfson/欧胜以前和现在的一些电子芯片资料和白皮书。在智能机诞生早期,也就是Cirrus Logic和ESS没被vivo扶正的时代,欧胜的音频解码芯片还是挺受欢迎的,不少手机厂商,例如三星,不想使用处理器自带SoC中的集成音频芯片,所以选择了和欧胜采购WM系列解码芯片。

经典芯片参数对比

从上面6款欧胜的经典解码芯片中可以得知,WM5102的综合音频参数最佳,而这颗芯片曾被用在三星S4、联想K860i和魅族MX3上,巧合的是这三套平台都是采用了三星Exynos处理器。据业界的专业人士反应,早期三星处理器平台的音频解决方案一般比Qualcomm处理器平台的要好一点点。三星也不是第一次在自家的SoC平台上引入独立音频解码芯片,早在三星S3和三星Note II时候就已经使用过另一颗芯片——WM8958。

WM1811可以看作是WM5102的低功耗版本,而WM8994和WM5102的性能指标很相似,被用于魅族MX2上。WM8918则被酷比和飞利浦手机用过,酷比手机也是近年来仅次于vivo,在智能机上广泛引入Hi-Fi芯片的厂商,只不过品牌名气不高而已。而WM8281最为熟悉,就是前些日子主打“全时Hi-Fi”的联想乐檬X3其中一块解码芯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6颗芯片不再局限于44.1kHz/16bit的CD音频采样标准,时代在进步,消费者和厂商对音频文件的采样率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过正如上文所说,采样率高还要保证压缩率低,采用无损压缩为最佳,否则糟蹋了辛辛苦苦采样的音频文件。

Cirrus Logic

自从vivo X1引入CS8422之后,SRC问题被解决了,同时手机解码音质也被CS4398变得更有“胆味”,这是以往智能手机从未出现过的两项新革命。从此,Cirrus Logic和vivo形影不离,vivo三大系列(X、Xplay、Xshot)旗舰机不少都使用过Cirrus Logic的解码芯片,而CS4398也是vivo用得最为成熟的解码方案,不亚于ESS平台。

经典芯片参数对比

CS4398曾经是业界知名“胆机”的解码芯片,所以才一直被Hi-Fi发烧友抱以高度评价,至于CS4353则是vivo X1S时候,由于供货紧张导致产能不足,vivo将CS4353替换掉CS4398,两者在参数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实际听感可能未必如参数那样明显。至于CS8422则是专门用于解决SRC问题,这颗芯片的参数本身也不低,甚至高于CS4398。关于SRC问题,小编在这里不展开讨论了,简单来说就是更高保真地还原声音,减少Android和ARM架构处理器共同对音频解码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国内外的评测机构拆机发现,CS37系列解码芯片曾经被用于iPhone上,当然,也是定制版。至于CS42L73则被用于小米手机3(移动版,Tegra 4处理器平台)上。

ESS

又让我想起老白的经典语录,“魅族MX4 Pro的动态范围是知名的音乐播放器HIFIMAN HM-901的4倍”。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的对比,才进一步凸显了ES9018K2M在智能手机中的地位,纵然表现上相比专业播放器中那块ES9018解码芯片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但是能够将低功耗版的ES9018K2M塞进去手机中,vivo和魅族等厂商也是蛮拼的。专业播放器领域有不少彪悍的Hi-Fi芯片,知名的芯片厂商也不只Cirrus Logic和ESS这几家,但是能够在保证性能不被大幅缩水基础上将Hi-Fi芯片体积缩小,并塞下手机之中,Cirrus Logic和ESS确实树立起标杆作用。

经典芯片参数对比

ES9018K2M自vivo X3上首发开始,出色的性能参数让其逐步取代CS4398,成为了业界公认的手机音频解码芯片之王,除了vivo,还有酷比、小米、魅族、TCL和IFA之后比较火的Gigaset的部分机型都选择了这颗解码芯片。而SABRE9018C2M则是小米Note 顶配版和联想乐檬X3上出现的进阶版ES9018K2M,从上面表格可得,相比参数上略微提升一点点而言,体积缩小这个优势无疑更具吸引力,让更多主打轻薄的智能机都能够塞下这颗旗舰级别解码芯片。ES9028Q2M则是vivo X6Plus最新搭载的解码芯片,由于ESS和vivo官网暂时都没有公布其完整的参数指标,所以小编从其它专业评测机构上借用其中两项公布数值。

除了解码芯片,ESS还有两颗运放/功放芯片:ES9601和ES9603Q比较知名,分别用于vivo X5Max和vivo X6Plus上。类似地,ESS官网对于这两颗功放芯片的参数公布也比较少。

TI/Texas Instruments

纵然TI的OMAP系列处理器已经退出了手机市场的竞逐,但是TI大量的传感器和音频芯片却依然活跃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其中Moto特别喜欢采用TI家的传感器,代表作为Moto X的两颗低功耗的DSP(自然语言处理器和语境计算处理器),而TI在音频芯片方面代表作有OPA1612和OPA2604。

类似ESS,TI的官网对于自家的音频芯片在参数上的宣传也比较低调,我们无法直接获得信噪比、动态范围等技术指标,但是可以通过手机厂商纷纷入手这些芯片的态度,间接体会到这两颗运放/功放芯片的实力。

OPA2604第一次出现在智能手机上是在vivo Xplay,当时引起了业界轰动,主要还是因为这颗运放/功放芯片本身是一颗双极运放/功放,需要正负电压双供电电路,对于如此苛刻的供电需求,更盛传在vivo Xplay上市前更换了不少新的电压控制IC来驾驭它。这也是vivo Xplay成功的地方,试问昔日又有多少手机厂商能够将这种需要独立供电的运放/功放芯片引入到体积本来就不大的手机中?除了vivo两代Xplay系列旗舰搭载了这颗芯片,锤子Smartisan T1也引入了这颗Hi-Fi芯片,不同的是,老罗并没有像vivo那样引入独立的DAC。

OPA1612(截图来自魅族官网)

而OPA1612则是魅族MX4 Pro开始,正式取替OPA2604成为业界主流的运放/功放芯片,代表机型还有vivo X5Max、小米Note、魅族PRO 5、联想乐檬X3,以及最近发布的锤子Smartisan T2。OPA1612最突出的优点是CMRR(共模抑制比)值极其稳定,从1Hz到80 KHz都始终保持120dB不变,这样使得OPA1612在整个音频里都能保持优秀的高解析力,而且失真度很低。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米Note连续用了两颗OPA1612,在联想乐檬X3上更连续用了三颗。

除了独立运放/功放芯片,TI还生产像TLV320ADC的模拟转数字信号芯片,正如上文所说,ADC主要是作用在录音阶段的芯片,保证高保真地录入音频文件。vivo Xshot是一款经典的Hi-Fi手机,不是因为其参数和表现比vivo X5Max或者vivo X6Plus更加出色,而是因为vivo Xshot从音频在输入到手机(TLV320ADC)、在手机中解压解码(CS4398)、从手机输出到耳机(MAX97220)全过程都有Hi-Fi芯片的引入,所以才称其为经典和蓝本。

AKM

自vivo将Cirrus Logic和ESS两家厂商的Hi-Fi芯片引入到手机端之后,欧胜的地位一落千丈,最终也在2014年被Cirrus Logic收购。除了Cirrus Logic和ESS双雄争霸,业界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尝试和其它Hi-Fi芯片厂商合作,寻求新的火花。其中,AKM的解码芯片在这一两年被nubia引入到手机中。

经典芯片参数对比

AK4961最早出现在nubia Z7上,是AKM专为智能手机与平板产品打造的高级音频DSP编解码器,从AKM官网公布的参数看,这一解码器和ES9018K2M类似,支持192kHz/32bit采样率,不过信噪比可能不够ES9018K2M出色。在专业评测机构报告中也显示,AK4961纵然是AKM面向旗舰机定制的Hi-Fi芯片,但是相比ES9018K2M的信噪比、动态范围、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和立体声分离度的得分都要低。

而15年年度旗舰nubia Z9同样采用了这颗AK4961,和下文提及的YAMAHA那颗YSS205X-CZE2一样,支持实时耳返功能,可以充当一个口袋录音棚,兼容当前业界大部分K歌app。再者,AK4961集成了低噪音低功耗的麦克风放大器,能够实现语音方面的操作,例如降噪和消除回声等。

AK4375则是AK4961的缩水版,纵然在上面表格参数上并没有直观反映出来,根据资料显示,nubia Z9 Max、nubia Z9 Max 精英版、nubia My 布拉格三款产品都搭载了这颗芯片,除此以外,vivo和Gigaset两家厂商的部分机型也有搭载这颗定位中端的解码芯片。nubia的品牌设计总监王汇也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AK4961重点是解码,而AK4375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功放效果,不属于同一个类型。

YAMAHA

YSS205X-CZE2首次出现在手机上是vivo X5的时候,但是在KTV领域早就享誉盛名,vivo并不是创新地将一颗Hi-Fi芯片从无到有打造出来,而是善于将Hi-Fi音频领域的芯片引进到手机上,和业界知名厂商(Cirrus Logic、ESS、YAMAHA等)合力打造定制版的Hi-Fi芯片,让手机用户也能够过把Hi-Fi瘾。YSS205X-CZE2是一颗在智能终端上搭载的专业级卡拉OK数字环绕声信号处理芯片,正如上文所说,这块芯片具有专业的实时耳返功能,同时还能够实现多种混响空间音效和实时算法,例如实时消除人声算法、实时升降调算法、防啸叫算法、回音消除AEC算法和实施降噪算法。

截图来自vivo官网

采用这颗YSS205X-CZE2芯片进行K歌时,演唱者声音的录制和耳放存放在同一颗IC内进行处理,换句话说从声音的录制、到音频信号的处理、再到声音的播放,都能够通过YSS205X-CZE2在硬件级别实时处理,减少数据在缓冲区一层层传递,所以缩短了耳返时间。正如大部分手机都能够通过软件级别实现“先拍照后对焦”功能,但是只有HTC One(M8)那种硬件级别实现方式,才称得上虚化自然,指哪打哪,而且还能够在相册中随时调整对焦点,让照片焕然一新。有些功能用硬件实现虽然提高成本,但是带来的效果相比软件实现更加出色,拍照如此,音频处理如此。除了vivo X5,vivo X5F、vivo X5Max和vivo X6Plus也采用了这颗YSS205X-CZE2。不过在YAMAHA的官网,并没有公布这颗YSS205X-CZE2信噪比、失真等参数。

除了YSS205X-CZE2,还有很多厂商机型宣传采用了雅马哈功放或者耳放,但是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一颗,例如三星、nubia、OPPO、酷比、卓普等厂商。

ADI/Analog Devices

小米Note采用了ADA4896,这是一颗出自Analog Devices(ADI)的运放/功放芯片。小米Note和vivo X5Max一样,采用了二级运算放大系统,分为前级放大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后级放大电路都是采用OPA1612,区别在于前级放大电路,小米Note将vivo X5Max上的ES9601替换成ADA4896。

截图来自小米官网

根据ADI官网显示,ADA4896的共模抑制比(CMRR)相比OPA1612相差无几,另一方面,ADA4896的谐波失真(-115dB)相比CS4398(-107dB)还要高,但是略低于ES9018K2M(-120dB)。至于ES9601和ADA4896都作为前级放大电路芯片,在参数上哪一块更优秀,由于ESS官网并没有公布ES9601具体参数,所以暂时无法对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小米Note为米粉们定制的这颗ADI运放/功放芯片也是品质不错的选择,体现了小米对Hi-Fi有自己一套态度。

其它

市面上还有其它一些Hi-Fi芯片并不是源于Cirrus Logic和ESS这些名气比较大的厂商,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们。

AW8736是AWINIC/上海艾为电子技术的运放/功放芯片,nubia Z9 Max 精英版除了搭载了AK4375解码芯片,还追加了一枚AW8736,AWINIC官网公布的参数可知其谐波失真为0.02%。

NXP/恩智浦半导体的TFA9890功放曾经搭载在TCL S838M(俗称东东枪2)和刚发布的锤子Smartisan T2上。虽然信噪比只有100dB,但是相比采用集成音频芯片方案的机型还是体现了其优势和诚意。

锤子Smartisan T2的Hi-Fi体系

vivo很多Hi-Fi手机都采用了MAX97220耳放(AB类耳放),这颗大名鼎鼎的芯片其实出自Maxim之手。凭借112dB信噪比,低于-90dB的谐波失真,让MAX97220作为很多厂商在耳放上的首选。除了vivo,TCL和酷比也有机型用上了这颗耳放芯片。

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耳放芯片相比运放/功放芯片的选择窄了不少,除了上述的Maxim MAX97220以外,就好像只有英国Graham Slee的Solo耳放,这颗耳放芯片也是魅族PRO 5相比魅族MX4 Pro其中一项改进。

主观听感和结论

主观听感和结论

小编结合自己使用过的一些手机(采用了本文提及的Hi-Fi芯片),表达一下Hi-Fi芯片为听感带来了哪些提升。

vivo X5Pro

先说说小编之前写过的对比评测中的两台手机:vivo X5Pro和联想乐檬X3。对客观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到RMAA的专项评测文章。

文章链接如下:http://www.cnmo.com/reviews/528727_all.html?#p528976。

主观上,vivo X5Pro整体听感和vivo Xshot很相似,之前看到网上说这两款机型听感一个偏暖一个偏冷,真机上手之后对比了半天,从流行曲对比到古典音乐,愣是没发现有什么明显区别。主要还是因为两款手机采用的Hi-Fi芯片方案基本一致,所以结果也是意料之中。需要强调的是,vivo大部分Hi-Fi手机都有一个特点,如果不开启自带音乐播放器的“Hi-Fi”模式,系统是不会自动调用Hi-Fi芯片的,这一点从听音乐的时候来回开启和关闭“Hi-Fi”模式这个选项就能够明显感觉到。

Hi-Fi模式

联想乐檬X3

联想乐檬X3最大特点就是用了两颗不同功能的解码芯片,分别作用于Standard Hi-Fi模式(WM8281)和Turbo Hi-Fi模式(SABRE9018C2M),另外,Turbo Hi-Fi模式还额外调用了三颗OPA1612运放/功放芯片,实际听感上存在着明显区别,小编在多首曲目而且是同一音量下,不断切换两种Hi-Fi模式,发现偏向低功耗节能的Standard Hi-Fi模式,相比火力全开的Turbo Hi-Fi模式,在响度上弱了不少,当然响度并不能完全作为Hi-Fi芯片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Turbo Hi-Fi模式能够听到更多的细节,立体声环绕和低音效果明显更好。为了排除耳机的加分作用,小编特意选了一条几十块钱的入门耳塞式耳机做上述的实验,这款耳机公认低音表现不突出,所以对最终结论影响相比中高端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客观得多。

联想乐檬X3全时Hi-Fi体系

vivo Xshot

根据vivo公布的参数,vivo Xshot配备了CS4398 DAC,支持192kHz/24bit采样率。小编使用了几首192kHz/24bit的WAV无损压缩格式的音频文件,测试一下这块芯片是否能够正常解码,答案是肯定的。类似地,上述提及到另一块支持192kHz/24bit采样率的SABRE9018C2M DAC,在联想乐檬X3上同样能够成功解码这些高采样率的音频文件。

客观地说,192kHz/24bit音频文件相比44.1kHz/16bit的CD碟片,在音箱(外放)上表现,人耳可能未必能够明显感觉到区别,毕竟外放时候声波经过众多障碍物的干扰之后,最终抵达人耳时候的变数实在太多,192kHz/24bit和44.1kHz/16bit即使有区别,差距也会被弱化了不少。

而在耳机上回放,由于耳机密闭性做得比较好(尤其是入耳式和头戴式),能够让客观干扰因素尽量减少,保证音频在整个传播途径中尽可能少地失真和引入噪声,所以192kHz/24bit和44.1kHz/16bit的采样率下,分别生成的同一格式的音频文件,还是能够感受到细节上区别。

综上所述,如果经常使用外放来听音乐,那么支持192kHz/24bit采样率的Hi-Fi芯片未必能够打动你,但是,如果你是喜欢戴上耳机,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坐在角落上聆听音乐的话,支持192kHz/24bit采样率的Hi-Fi芯片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

如果几年前有人说Hi-Fi芯片作用不明显,小编可能还会有点认同,毕竟在小编的手机库中,三星S3和魅族MX3上的欧胜WM系列独立音频芯片表现并不见得要比集成在处理器SoC中的音频芯片要好上多少,换条好一点耳机带来的音质提升相比换台手机带来的音质提升更大。以小编为例,前阵子也将索尼和vivo两条入耳式耳机替代了蓝魔和酷比魔方两条耳塞式耳机。发现三星S3和魅族MX3也终于有一点Hi-Fi味儿了,主要是低频量感足了不少,不过这是耳机带来的听感提升,而不是手机的Hi-Fi芯片。

截图来自乐视超级手机官网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魅族MX3也更替到魅族PRO 5,Hi-Fi芯片也换了几代,市场反馈是最好的佐证,魅族、vivo、小米、乐视等厂商如今使用的Hi-Fi芯片也早已不是当年被收购的欧胜WM系列芯片,手机音频电路也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么简单,凭借双晶振电路、前后级运放/功放电路、双解码芯片等层出不穷的设计,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变革趋势。

结束语 :如果Hi-Fi只是噱头的话,为什么除了vivo,还有那么多厂商愿意争相效仿、借鉴或者赶超vivo?如果Hi-Fi只是营销概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手机厂商钻研着不同的Hi-Fi芯片组合,选择和ESS、Cirrus Logic、欧胜、AKM、TI等国际知名的音频芯片厂商合作?如果Hi-Fi只是浮云,为什么坚持了几年依然方兴未艾,让那么多手机厂商为了解决SRC、低频不足、中音不准、高音不甜、临场感不够、耳机推力不足、左右声道分离度差等问题,而不断改善和优化音频电路,加入更多高品质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来提升手机Hi-Fi表现?

正如上文所说,每一块Hi-Fi芯片加入到手机中都是有原因的,分别作用于声音传播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无论是主观听感还是客观数据,无论是厂商公布的技术指标还是小编用RMAA去印证这些参数,最终得到的结论都显示Hi-Fi芯片的引入是干货而不是噱头。智能穿戴设备没有进入寒冬,手机Hi-Fi同样刚刚才崭露头角,正走向全新的时代。

天逸最新HI-FI解码前级放大器AD-1PRE+技术要点及使用体验

一. 引子: 在HI-FI发烧友的认知中,前后级分体式HI-FI功率放大器的地位都不低,尤其是被厂家冠以旗舰之名的分体式功放,都是代表企业最高水平的形象级产品。而在这类分体式功放中,前级放大器可以说是该产品的技术核心,原因是因为前级放大器作为整套音响的门户入口,担负着音频信号源头的微弱信号的10倍预放大及D/A转换的数/模解码处理等重要功能,这道理就如同长江大河的源头,不能夹杂着沿途泥沙的污染而影响到中下游水质的清澈。事实上,前级放大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套音响的音质音色和听感,它对于HI-FI厂家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考验技术、设计能力和调校音质音色的产品,对噪音的抑制和信号的高度保真放大处理大大超过后级功放,选材用料和电路设计都相当的考究,甚至苛刻,而利润相对合并式功放而言较薄,这对销量本来就不大的HI-FI厂家来说是一个吃力且不讨好的活!以至于市面上这种纯粹的前级HI-FI放大器产量和品种都比较稀缺,一些知名厂家的前级放大器更是飙到天价,让人望而却步。天逸音响在HI-FI领域浸淫了多年,早已名扬业界,好评如潮。但若说到这种技术含量高、选材用料极为讲究的HI-FI前级放大器,其型号也是屈指寥寥。值此天逸建厂30周年庆典,天逸鼎力推出了一套HI-FI前后级分体式旗舰功放纪念版,我们总算见到了天逸集30年功力于一身的HI-FI形象级产品AD-1PRE+/AD-1PA。对于庆典类形象级产品而言,企业都非常重视,来不得半点马虎!单就AD-1PRE+前级放大器而言,据我所知,这个新的前级放大器源自于老旗舰AD-1PRE的升级换代。绝对是集天逸30年来对高保真电路技术和调声经验的深厚积累、以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和最先进的研发设备联合攻关的高难项目。这期间该机的电路选定数易其版,排版布局也数易其版,选材用料更是极其严谨。尤其是针对前级DAC解码部分的开发,因为开发过程较长,期间一旦发现有更新更好的芯片,设计师都会立马动手搭建工程模板展开试验。至于对整机音质音色的反复调试试听和动手校声,并发往有经验的音响专家、资深发烧友、音响媒体等搭配不同品牌的音箱试听试用,广泛听取意见,不断实施改良升级和校声。最终上市于2022年8月,正式命名型号为:AD-1PRE+。AD-1PRE+在外观虽然和它的前身AD-1PRE几乎没有区别:全铝合金的机身,端庄厚实的面板、辨识度极高的天逸功放面庞、简洁圆融的造型,搭配着湖蓝色的精细电子点阵显示屏,让整机在传统HI-FI造型中有突出的彰显出几分现代高新科技的技术精髓。细细对比AD-1PRE,除了面板右上方的型号为AD-1PRE+,还真看不出两者有何区别。当然两机背板上的区别还是有的,最明显的地方就是AD-1PRE+多了一个type-B接口(可以和电脑直连的 USB AUDIO FOR PC信号端子),彰显着该前级放大器是可用数据线直连PC及foobar2000播放软件,来解读DSD512、DSD256、DSD128、DSD64以及PCM 32 bti / 768KHz数据流,并联合机内ES9038芯片硬核解码器解析高清规格的DSD音频信号,提供给高保真电路不失真的还原重放模拟信号。这应该就是AD-1PRE+的技术升级的核心精髓了。当然,即便是对电路一无所知的音响发烧友而言,您见过净重达10公斤的纯前级放大器吗?须知好评如潮、销量担当的天逸AD-66D合并式HI-FI功放也就是10公斤多一点点!AD-1PRE+前级放大器净重10KG,光凭这实实在在的重量,其气势就让人刮目,绝非凡品!二. 细说电路: 打开AD-1PRE+前级放大器精细黢黑的全铝合金拉丝工艺顶盖板,该前级的布局采用多金属腔屏蔽结构工艺,明面上只能见到满载各种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的主电路板。器件排列整齐划一,自动波峰焊点圆融牢固,电路板上除了三组固定的数据排线连接其他电路,看不到其余任何飞线,给人以一种清爽整洁的印象。用螺丝刀继续打开内屏蔽金属板,才看到一只150VA的高品质模拟电路供电的大环牛及其相当复杂的多路稳压电源电路,这部分电路几乎占据了整机的二分之一地盘。电源前方是镶嵌于面板腔体的数显及控制电路板。整机左侧金属腔体内还有专供辅助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的数字开关电源及交流进线滤波电路。这种各个电路板分腔屏蔽、主电路板和辅助显示及控制电路的独立供电的方式,使得各部分电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绝对是精雕细琢、经验老到的HI-FI发烧大手笔设计!其中位于机器后方中间位置的那张面积最大的双层沉金式PCB主电路板以及竖置安放于该电路板左侧上方连接着USB-AUDIO接口电路的那张小电路板,是该机的技术核心。其上密密麻麻的满载各种优质的电子器件:集成了光纤/同轴和平衡端子输入/输出电路、DAC解码电路、以及电路的整形、滤波和10倍预放大高保真电路、以及平衡/非平衡输入输出转换电路等等。其中包括时下技术含量最高、性能优秀的美国水晶公司的CS8416 数字音频接收芯片、以及时下美誉度极佳的美国ESS公司旗舰机的数模转换解码芯片ES-9038Q2M等等。由机器背板上USB-AUDIO接口电路的tybe-B端子,可通过数据线将PC中来自于foobar2000播放器的DSD源码信号输入到AD-1PRE前级,但必须依赖于AD-1PRE+内部的CT7601PR高性能USB解码芯片,联合ES9038Q2M来实现对DSD数码流的硬解码,以高效高保真的实现音频信号的数码/模拟转换。CT7601PR暨ESS9038芯片是目前音响界高品质的真硬核数字音频解码芯片,拥有高达22.4MHz的无损音频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支持多种无损音频格式的硬解码核心,使其DSD音频数据格式解码很好的兼容了DSD64,DSD128,DSD256、DSD512;而PCM音频数据格式的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也高达32bit/768KHz。从而令其轻易获得了谐波失真度极低和动态范围极高的指标刷新率:其总失真度/THD+N低至-120 dB、动态范围/DNR高达129dB。这是何等令人不可思议的性能指标!如今在HI-FI发烧圈一提到ES-9038Q2M,的确是拥趸如云、好评如潮!这款大名鼎鼎的顶级DAC具备了最高支持32bit/384KHz量化和取样精度的超高规格数/模解码能力,如此之高的量化标准和取样精度相当于传统CD机16bit/44.1KHz的8倍,量化越高、取样精度越细腻,就意味着经过DAC数模转换后的音频信号更逼真的接近于录音时的音频声音。红花虽好,还得有绿叶来衬,性能如此优异的解码芯片解析出来的模拟音频信号,还必须要有同样优异的运放电路来做ES-9038的I/V转换、完成诸如整形、滤波、信号的全平衡放大等工作,才能获得驱动力足够大、至臻至纯的音频信号输出。因而设计师在这个环节经过多次的电路设计搭配、严格的测试分析和反复试听校声试验后,甄选出了较为理想的运放,这就是来自美国著名的德州仪器或BB公司的双极性全差分发烧运放OPA-1632。整机运用了四枚。该运放具备完美的全差分输入、放大输出电路,且两个输出信号互为反相,对于制作平衡驱动的放大器来说非常的方便。可以极大的简化音频电路设计而又轻易获得超高的各项性能指标。众所周知,全差分输入输出放大电路与普通的差分放大器的区别在于:当运算放大器构成差动放大器时,输入端为差动输入,输出端仍然是单端输入不可能是差动输出。而TI公司生产的OPA1632则与一般的运算放大器不同,用它来构成差动放大器时,不但输入端为差动输入,输出端也为差动输出,故将这样的放大器称之为完全差动放大器。这种运放具有极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其信噪比高达令人不可思议的0.000022%,而失真度小到可以完全忽略的,频率上限可以轻易延展至180MHz,转换速率高达50V/us,这比我们熟知的昔日之运放之皇大S NE5532的转换速率(10V/us)大了5倍,即使比好评如潮的OPA2604 (25V/us)也高出一倍!转换速率(SR)是运放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大信号(含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度,就是所谓的转换速率。转换速率越高,对信号的细节成分的还原能力就越强,否则会因此而损失部分解析力。OPA1632具备不错的转换速率,配合ES-9038的精细解码,可以营造出晶莹剔透的声音效果,尤其音乐的大动态时可以做到收发自如,声音绝无拖尾和含糊不清的朦胧感,清澈透明的音乐细节和大量弱音成分得以充分的展现。主要音频信号通道还选用了5枚时下美国德州仪器出产的最受发烧友好评的发烧运放OPA1612,OPA1612是TI推出的一款性能相当优异、双通道、双极输入音频运算放大器。与同类竞争器件相比,可将噪声与失真分别降低 60 % 和 50 %,其双极输入可达到 1.1 nV√Hz 的极低噪声密度以及 1 kHz 0.000015 % 的超低失真,高达高27V /μs转化率速和40MHz的带宽、130dB高的开环增益、2.25V至±18V的宽范围供电,听感上轻易实现鬼寂的背景和清澈透明的靓声效果。为增加其声音的胆味和醇厚绵密的味道,输出端还特别增加了一枚TI新构架的场效应JFET音频专用的发烧运放OPA1642,该运放的信噪比极高,毫无底噪!一点都没有!非常的好!喜欢夜里听的人必须的!而且高音也非常的油润顺滑,毫无毛刺,齿音控制是我听过的运放中最好的!中频圆融醇浓,听Aaron Nevill的《温暖你的心》、《路易斯安娜1927年》、《某人某处》以及Michael Buble的歌《live from madison square garden》、《home》、《how sweet it is》等歌曲很舒服,有一种如丝绒般柔滑、圆融成熟、甜美迷人的韵味,低音很宽松,磁性十足、下潜很好,空间感良好,层次分明,绝对讨人喜欢。其他音频主要放大通道的隔直耦合电容也采用了多次试听比较后甄选的聚丙烯音频专用电容以及音频专用发烧级电解电容,声音的塑性有清晰而柔美的线条感和质感。整体风格既有醇厚圆润、音乐味浓郁的听感,又具备纤尘不染的干净和通透。为避免机械音量电位器使用时间长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毛病,该机特别选用了日本JRC公司高端顶级电子音量芯片MUSES72320担任该前级的音量控制,该芯片没有内置运放。和WM8816一样,2CH设计,内部是电阻阶梯网络的结构。IC内部含有4个独立的电位器。VOL用的电位器衰减范围是-111.5dB--+31.5dB ,步进量为精确的0.25db设置。本底噪声低于1.26uVrms,动态范围大于等于137 dB,失真度几乎无法测出。绝对是一个性能极其优异而又永不磨损的精确易控制的“电子音量电位器”。为照顾到很多HI-FI发烧友喜欢玩黑胶唱机的嗜好,AD-1PRE+特意在此机上设计了一组高保真唱头放大输入接口,放大电路是由性能出众的OPA1612运放来完成,以获得最佳的唱头匹配方式。其实在时下的数码高科技时代,使用这种LP唱机已经是非常小众的另类发烧爱好了,考虑到整机成本和市场受众的关系,很多国产放大器均舍弃了唱头放大输入端子,而在这台科技含量如此高的旗舰前级放大器上居然能保留这种传统的复古音频输入端口,实在也是奇葩!不过由此小小的细节也能看出厂家设身处境的为发烧友着想,让钟情于怀旧情怀玩黑胶唱片的烧友们多半要开心的笑着说:真香!三. 关于DSD音频格式的解读和具体使用: 作为一款现代技术感很强的HI-FI前级,适应潮流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升级,因而该前级除了具备传统HI-FI前级所必须具备的光纤、同轴数码源码输入接口和平衡/非平衡模拟音频输入接口端子外,此次AD-1PRE+前级 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升级内容就是在背板上增加了一个USB-AUDIO接口电路(接口为TYBE-B)。该接口电路是以USB解码芯片CT7601PR作为技术核心,可用数据线直连PC,借助PC强大的硬盘存储功能和音乐资源,结合foobar2000播放软件,来解读DSD512、DSD256、DSD128、DSD64以及PCM 32 bti / 768KHz数据流,并通过专门的设置输出相应的DSD高规格数字音频格式源码流到AD-1PRE+内置的ES-9038芯片硬核解码器解析出DSD音频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整形、滤波电路处理后,通过由两片OPA1612高音质发烧运放组成的平衡/非平衡放大输出电路,提供给纯后级AD-1PA进行功率放大,以实现不失真的高品质HI-FI音乐重放。(关于AD-1PA纯后级功放,我将另行行文为大家做详细介绍)具体到使用USB-AUDIO接口电路来播放DSD格式音乐时,首先要用数据线将AD-1PRE+前级放大器和PC(或笔记本电脑)U口连接好,然后安装由厂家提供的驱动软件和DSD音频硬解软件的几个插件,驱动下载链接及安装教程可在天逸官方网站的服务支持中获取。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南在PC中安装好驱动和厂家提供的英文版foobar2000软件,并按照指南一步步安装好相应的补丁程序。再在foobar2000中设置好输出DSD源码信号即可。这些安装和设置看似比较麻烦,但若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图文并茂,依葫芦画瓢,一般都能顺利的完成安装。正常使用后,只要连接PC,并用遥控器切换音源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还是比较方便的。四. 关于AD-1PRE+前级放大器的试听感受和点评: 以上啰嗦了这么技术层面的事,终于可以说说听感了,由于AD-1PRE+前级放大器升级的重点在于直接增加了DSD音乐文件的播放功能,因此我们就以此功能来展开试音吧。现场器材计有:1. 天逸AD-1PRE+前级/AD-1PA后级功放各一台2. 天逸的旗舰CD机一台,型号为 AD-13. 天逸的HI-FI高端书架式音箱一对,型号为童笛九号4.一个IBM笔记本电脑,利用其foobar2000读取并输出DSD源码信号源5. 另外准备了一对体积较大的童笛8号落地式音箱,感受听大型交响乐时的整体声场和气势的效果。对于新到手的HI-FI功放的开声试听总是让人期待的,然而试听评测新功放的音质音色并不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需要凭借自己多年来对常用的HI-FI试音碟(具体到某一乐章、某一小节)进行有目的的反复仔细聆听,从音质音色中感受新功放所播出的音乐与自己记忆中的音乐标准是否契合?这个过程其实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和单纯的欣赏音乐差别挺大。而且试听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个人喜好,难免有失偏颇。尽管如此,音质、音色以及听感融合度三大感受还是可以说明问题的。听听全频域声频发音中的声音听感是否讨人喜欢?三频是否均衡?音质是否细腻清晰?音色是否温润圆融?听感是否流畅自然?声场是否饱满广袤?各种乐器的发声点是否准确?声场相位是否正确?低频量感、弹性、下潜深度以及声音的质感是否正常?这些都是检验一台功放声音听感优劣的硬指标。至于怎样验证本机的DSD/PCM双数字音频解码功能,我也特别收集了几张听得耳熟能祥的正版CD试音碟和在网络付费下载的高品质无损音乐。由于时下真正的DSD音乐资源实在不多,前阵子在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下载商城购买的《维瓦尔第: 四季 - 2022重制版 (新意大利合奏团) (11.2MHz DSD)》、《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2.8MHz DSD)》、以及《202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里卡尔多·穆蒂,维也纳爱乐乐团)》Hi-Res | FLAC | 96kHz/24bit、《中国古筝名曲 袁莎古筝》( DSD64 | 2.8MHz/1bit )、《鼓宴·须弥三国》(Hi-Res | DSD256 | 11.2MHz/1bit)等几张DSD音乐资源本次又要用到了。另外还有收集了大约8个G的多首DSD64、DSD128、DSD256的人声、弦乐、钢琴以及古典音乐资源等,试音应该足够多的了。参照厂家提供的非常详尽的使用说明书,非常顺利的连接好音源、功放、音箱和笔记版电脑,再依照厂家提供的图文并茂的有关DSD音频硬解软件设置及插件安装说明的U盘,一步步的安装好了驱动和插件,并从电脑中加载了试音所需的音乐软件,一切随风顺水,下面就开始试听了。首先上场的是从索尼精选HI-Res音乐下载商城最新购买的维瓦尔第: 《四季 - 2022重制版 (新意大利合奏团) (11.2MHz DSD)》,关于《四季》,之前还购买过由日本小提琴演奏家竹田诗织为首演奏的维瓦尔第(Vivaldi)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感觉非常好听。后来发现商城新进了《四季 - 2022重制版》,经不起诱惑又买了。其实关于维尔瓦第的《四季》的正版CD,我已经先后收藏了①马利纳指挥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Decca 414 486-2)、②甘乃迪/小提琴,英国室内管弦乐团(EMI CDC 7 49557 2)、③阿卡多/小提琴,拿坡里独奏家合奏团(Philips 422 065-2)、④慕特/小提琴,Trondheim Soloists(DG 463 259-2)、⑤Felix Ayo/小提琴,Jeffrey Tate数字低音、Vittorio Negri(Philips 422 484-2)、以及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小提琴,凯文马龙指挥多伦多室内乐团(Marco Polo 8.225955HDCD)等6个版本的CD碟了。原因不为别的,就觉得这种发源于17世纪巴洛克时代的经典音乐非常好听,绝对能透过音乐的音符精心的刻画出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和意境、抒发人们的对大自然的无限遐想...... 如今已经很少再见到有新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面市,这也许就是比较难得的“新版本”,虽然是新瓶装老酒。238元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的确,播放这张《四季 - 2022重制版》,又有新的感受:首先是感觉新意大利合奏团非常擅长于巴洛克音乐的演奏,音乐味非常浓郁,宫廷乐的韵味十足。要知道该乐团聚集了以意大利小提琴大师Federico Guglielmo为首的意大利音乐界名副其实的大人物,作为超一流的演奏团队和现代高新科技加持的录音技术手段和设备,有着几近完美的技术诠释和卓越的音乐水准。开声就带给我们极为细腻的音质和圆融丝滑的音乐味,多元泛音不是一般的丰沛!完美音阶的回响,流畅和谐的演奏,让我们如聆仙乐,如登天堂。Meister Music的one point录音技术再现了令人为之惊叹的生动的独奏,也因此让我们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崭新且充满格调的《四季》。其次,DSD256是一个规格非常高的音乐格式,高码率音乐带来的高清晰精细解析力在AD-1PRE/AD-1PA搭配童笛9号的音响组合中被释放的淋漓尽致!要知道这是完全执着于高解析度的DSD编码录音,是迄今为止音乐内容最为丰富,泛音最精致的录音,注定会带给我无与伦比的精致感、速度感和重量感;注定会让我轻易感受到各种乐器的发声的准确位置、声场的广袤度、纵深度和清晰度都无与伦比,声音的解析力达到空前的高度。听感细腻精致、通透清亮,音色光芒四放,绝非一般的HI-FI组合能比!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听上去明显感觉到DSD256所包含的音乐内容和重播时的保真度的确要高出我收藏的那6张传统的《四季》CD碟。说得再直白点,用这套音响来播放这张具备DSD256高规格的《四季 2022重制版》,在听感上的音质的确是要精致、细腻一些,音乐的泛音和咨讯量也更丰富一些。小提琴的高音表现仿佛泛着金色光芒,音乐的解析力和质感也更加突出,音色上也似乎更加的阳光美艳和晶莹通透......随后我又试听了古筝艺术大师袁莎演绎的《中国古筝名曲》,这也是网购于HI-Res音乐下载商城的DSD64规格高码率音乐。古筝是我非常喜欢的古典音乐,始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演奏时的悠悠琴声或清雅曼妙,或慷慨激越,千年不绝流转于时空里,凝结于书卷中,声如天籁,典雅出尘......袁莎是当代中国杰出古筝演奏家她,所演绎的古琴声古风浓郁,清新高雅!尤其用高码率的DSD64来录制和播放古筝曲目,无疑会大大的加强琴声的通透感和多元泛音的迷人成分,让琴声更加的空灵和悠扬,仙气萦绕。在这套HI-FI组合播放的听感中,《月儿高》《平湖秋月》如衔落月于弦中,贯清风于指下;《雨溅海棠花》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高山流水》和《禅院钟声》其境若深渊之不可测,若泰岳之不可仰,若江河之浩浩,若天籁之逸美,不禁令人飘飘然、无端生出如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然归隐之意境来......不得不说:我眼前这套音响所营造的古筝悠悠,的确是古色古香,余音绕梁,琴声集中体现了声音的“精致、润滑、甜暖、圆融、飘逸”的特质,声音的质感明晰,密度一流,韵味感人,其音质音色的确令人满意! 由此感叹:这种真正高解析力的DSD格式和普通的PCM最大的差别其实不在频响、不在动态,而在密度感、临场感,通透感!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感动人的韵力。为了进一步的了解AD-1PRE+/AD-1PA在播放大动态、大声压和大场面的交响乐时的表现,我将书架音箱换成了身高1.2米的童笛8号落地式音箱,继续播放《202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第一首:《Fatinitza-Marsch》(法蒂尼察进行曲),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冯·苏佩的同名轻歌剧作品之一。是他留给后世明亮而多彩的序曲之一。乐曲嘹亮明快、场面宏大、节凑振奋、神清气爽,有极强的音乐带入感,整个乐曲的演绎突出了小提琴群的高亢辉煌、中提琴群的醇厚浓郁和大提琴群如渊般的深沉稳重、以及能镇着全场、质感明晰、高亢入云的圆号、长号、长笛;悠扬圆润的黑管、竖琴。还有突出节奏、渲染气氛的大鼓、大嚓、钹、锣等等乐器,通过各自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奥地利军队昂首挺胸、迈步前行的勃勃英姿。实话实说:我个人特别喜欢苏佩·德梅利骑士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他众多的序曲如《维也纳的早晨、中午和夜晚》、《黑桃皇后》、《唐娜·胡安尼塔》和《轻骑兵》、《快乐的强盗》、《伊莎贝拉》等等,无不以节奏明快、阳光美艳的风格带给人正能量,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美感。单纯就听感而言,AD-1PRO+/AD-1PA表现出了一如既往讨人喜欢的音质音色,声音特别细腻、干净、醇厚,声音洪亮、声压饱满、声场巨大,动态强弱应对自如。即使对于播放波澜壮阔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及燃爆到天翻地覆的管弦乐合集无敌天碟《TUTTI 全体齐奏》RR管弦乐,也能游刃有余的轻松驾驭......随后,我又以TY-1CD机以光纤、同轴数字音频及模拟音频平衡输入等几种方式,依次连接切换各种音源,逐一播放HDCD、WAV、FLAC等各种音乐格式,检验各种音源格式以及诸多流行歌曲和人声的播放效果。先后播放了HI-FI业界公认的试音天碟《民歌蔡琴》、朱哲琴的《阿姐鼓》、hi-fi发烧名碟《三盲鼠精选(香港一听钟情,FIM XRCD-018)》;以及世界公认的天籁嗓音沙拉.布莱曼的《Scarborough Fair》、著名英国流行女歌手阿黛尔·阿德金斯演唱的《rolling in the deep》、美国流行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顿演唱的《i have nothing》;以及时下当红歌手周深的成名曲《大鱼》、《亲爱的旅人啊》《梅香如故》中国音乐诗人李健的单曲《一念一生》、《月光》、《抚仙湖》等等名歌名曲;这套由AD-1PRO+/AD-1PA功放领衔搭配的HI-FI音响都能驾轻就熟的把这些美妙经典的天籁歌曲重放演绎得韵味十足,非常动听、极致养耳......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这台天逸新前级放大器AD-1PRO+电路的剖析分析和长达数周的使用试听,个人感觉这台新的HI-FI前级放大器,无论在整体外观工艺还是电路的设计与布局、选材用料和调音校声等诸方面,比它的上一代AD-1PRO前级放大器又有了小幅的升级,尤其是机器背后增加了USB-AUDIO接口电路,可以直接硬解DSD64/128/256/512高码率高清音乐,具备这种超越普通HI-FI前级的实用功能,肯定算得上档次的前级。事实上,AD-1PRO+的确无愧于一台工艺精湛、用料实在,调音精准、音质超群的高档HI-FI前级放大器新贵。而且由于能直播高码率的DSD音频文件,使得音乐的音质音色在听感上有更加精致细腻感受。个人的总体感受为:它可以很和谐的和AD-1PA后级功放搭配,听感非常细腻顺滑,中频丰满厚实,中高频非常干净通透,泛音也很丰富。低频方面:低频的质感和量感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在近25平方的试音间,即使搭配如童笛9号这样箱体较小的HI-FI书架箱,也能营造出相当有质感和量感、弹性蓬松浓郁的低频效果来。若是搭配童笛8号这样的体积较大的落地式音箱,低频和中低频的听感表现就更加的优异。试听表明,高档产品的音质音色就是不一样,AD-1PRO+肯定是天逸时下档次最高、音质音色最好的前级放大器。唯一让人挑刺的地方就是外观的设计造型个性太强,虽然可以和“脸”长得一样的AD-1PA后级功放完全匹配,但若和其他造型的后级功放相配,尤其是和其他品牌的后级功放相配就多多少少有些违和。但愿天逸能以此为蓝本,多出一些大众化造型的前级,以便能和其他型号以及其他品牌的后级功放相匹配岂不更好吗?只言片语,但愿能为厂家能考虑和采信,实为我辈发烧友的福音,阿弥陀佛.......

家电论坛网 www.jdbbs.com

150万会员共同关注的BBS社区;发烧音响、家庭影院、电视投影、二手交易……

相关问答

功放surr是什么接口?

surr代表的环绕喇叭接口。功放俗称“扩音机”他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放声。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功放...

汽车功放用那种IC功率最大?

如果没有接电源升压器,普通IC功放,OTL电路,单12V,在4欧姆喇叭负载上,可以得到最大额定不失真功率是:P=UxU/R=4x4/4=4w功率。4个声道,每个声道输出4W额定功...

谁知道电脑低音炮功放板上的IC是什么?_住范儿家装官网

根据功率大小和音质,各种各样的型号都有,每个厂家用的都不一定一样,每个厂家的不同型号的音响用的IC又不一样,这么一来,估计电脑音响用的IC估计有大...

汽车音响公放IC市场行情怎么样?

[回答]功放俗称“扩音机”他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防声。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按照使用元器件的不...

音频功放IC,什么是音频功放IC?

音频功放IC: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后,能够推动一定功率的音箱发出声音的集成电路。常见的有TDA2030A、LM1875等等。音频功放IC:是把来自...

功放TB是什么功能?

部件型号TB2929HQ封装:外形形状HZIP25-P-1.00F管脚数25表面安装型Y音频信噪比动态范围失真(线路输出)频率响应(±3dB)最大输出功率使用日本东芝...

集成功放LM1875音质好还是LM1876音质好?

LM1875是单声道功放IC,LM1876是双声道功放IC,LM1876相当于两个LM1875;从参数上看几乎一样,所以本质上区别不大,一般在结构紧凑时才会考虑用LM1876,如果不是...

Multisim10中没有功放LM386这个器件,请问有什么可以代替的?

它只是一个小功率功放IC,找不到适合的,也可以用其他的代替,像TDDA2822,几毛钱一个,不过要改原电路它只是一个小功率功放IC,找不到适合的,也可以用其他的代替,...

小音箱用什么型号的双声道小功放IC好呀?

[回答]安森美对管是美国的名牌优质大功率管,是高档功放的配件。LM3886是集顺利放ic,虽然也是美国名牌,但输出功率小很多,所以音质比安森美功放差一个档次...

功放分几种类型?

1、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功放(又称D类)。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4、...